核心提示:日前,浙江省教育廳出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全面推進數字教育,到2020年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符合“數字浙江”發展需要的教育新生態。
在教育治理上,建設浙江省教育大數據倉,并依托省政府大數據中心共享相關行業數據,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學段的學校、教師、學生大數據。依托大數據倉,聯合教育治理領域專家,支持各級教育部門開展數據挖掘,破解困難學生精準資助、教育資源缺口預測等重點問題,提升教育管理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水平。
在教育教學上,全面普及“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智慧校園環境,實現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場所,人人擁有至少一種便捷可用的移動終端,校校建有錄播教室。創設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學習環境,普及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利用傳感器、可穿戴設備、大數據等技術,伴隨式收集和分析學習者日常學習行為和過程數據。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實現對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
浙江還將實施新一周期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智慧教學名師。舉辦中小學和高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賽,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列為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基本內容,推動高校教師適應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