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緩解疫情對師生心理造成的影響,幫助師生盡快穩定思想、找準狀態,實現心理“復位”,泰安教育系統開展同心戰“疫”心理護航活動,以活動為契機,逐步構建起“同心戰疫”家訪和“疫路同行”心理健康主題實踐活動的常態化、規范化機制,切實為師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開展同心戰“疫”家訪活動
面向全體學生,重點是有疫情病例影響的家庭學生;特殊家庭學生,如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學生、留守兒童、殘疾學生、接受線上教育資源學習困難學生等;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復工復產后雙職工家庭無人照護學生,隔代老人代為管護學生,二孩家庭學生,疫情前日常教育中重點關注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品格方法、體質等方面存在發展難題的學習困難學生等。本次家訪活動安排集中在5月至9月,采用雙線推進,線上溝通輔助線下面訪。教師一方面通過電話問詢、微信溝通、QQ聯絡等線上網絡方式進行“不見面”家訪溝通,另一方面在充分做好雙方防護安全的前提下,與家長或學生在戶外開闊場所進行保持距離的“見面”家訪溝通。
二、開展“疫”路同行心理護航主題實踐活動
一是開展全市師生心理狀態篩查活動。在開學前兩周,開展心理篩查活動,對于篩查出的重點人員,建立“一人一檔”,實施“一對一”幫扶,并制定心理關懷長效機制,持續關注跟進。制定防控預案,開展活動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科學合理應對。
二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活動。抓住復學返校契機,綜合分析研判當前學生的心理狀態,開展戰勝疫情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活動。瞄準學業壓力帶來的焦慮,組織班主任、任課教師通過班會等形式做好就業、升學等有關政策的宣傳解讀,針對高校、中學畢業年級學生,適時組織以減壓放松、自信自強、積極認知、理性應對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講座,主動回應學生關切。
三是開展談心和傾訴活動。通過印發《致廣大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導廣大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傾向,加強親子溝通,豐富親子活動,理性看待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理性處理家庭矛盾,加強與輔導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聯系。通過線上線下主題班會、主題討論、辯論會、家長會、命題作文等形式,適時在學生、家長、老師中開展“說說心里話”等互動活動,引導學生、家長、教師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彼此的苦心與初衷。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班子成員和骨干規范開展談心談話,認真分析疫情防控以來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適時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科學做好自我調節,有效化解心理壓力。
四是科學安排校園文體活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把握好學習生活節奏,避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對學習困難學生,組織安排相關教師做好指導輔導,切實減輕學生因學習困難帶來的焦慮。科學有序恢復體育鍛煉,增強學生對集體生活的歸屬感。
五是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和危機干預。各學校開放心理輔導室(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援助熱線、網絡信箱等,開展溫馨暖心服務,盡最大可能滿足師生及學生家長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或發現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其他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或醫學心理診治部門,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