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學校校園環境育人功能,努力建設文化氛圍濃厚、自然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平度教育系統于3月上旬啟動了校園綠化、美化改造提升工程,經過2個月的不懈努力,教育系統共計劃實施綠化升級改造單位80個,實際升級改造單位186個,栽種喬木29000余棵、灌木170000余棵,全市教育系統完成護綠面積達35萬余平米。
一是綠色+文化,讓人文關懷更有溫度。綠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于“潤物細無聲”之中將素質教育滲透進每個學生的心中。平度一中、灰埠小學、崔召小學等將校園文化與校園綠化于一體,有地皆綠、三季有花、樹木集中、區域成景。把綠化美化工作與學校歷史文化等有機結合,包括種植順序排列,修剪與保留,都以特殊寓意給學生以心靈啟迪,真正體現人文關懷,持續推進教育建設。
二是綠色+理念,全面打造生態校園。推進綠色發展,共享綠色理念,能夠進一步滿足廣大師生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鳳臺中學、同和小學、洪山小學等將辦學理念融合在綠化中,與學校景觀巧妙結合,達到“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棵花草都能傳情,讓每一幅圖畫都能會意”的環境育人理念,營造底蘊深厚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
三是綠色+生態研究,營造提升育人環境。馬戈莊中學、舊店中學、三堤小學等等抓住春季綠化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綠化提升工作,領導干部、教職工共同規劃綠地、設計布局,把“將學校建設成為師生、家長心中最美麗、最文明、最優雅的地方”作為綠色行動目標,將生態研究作為研究性學習項目,打造閱讀公園,開展“綠色班級”、“生態班級”、“溫馨辦公室”創建評選活動。張戈莊小學舉行了“與綠色一起”手抄報比賽,并在家長的幫助下紛紛建立起“我家綠色小氧吧”,上網查閱植物的習性,細心呵護,進行研究學習。
四是綠色+成長探索,促環境課程兩相和。環境即課程,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孩子生長的空間,是支持孩子發展的平臺,更是課程創生的來源。機關幼兒園、張戈莊幼兒園、舊店幼兒園、灰埠幼兒園等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引領下,積極創設綠色生態的戶外環境,將環境與課程有機結合深化課程,利用各種園地進行播種、精心養護、靜待花開。西關小學的學生們為校園的樹木制作了精致的樹卡,與小樹共成長,通過探索、發現自然的奧妙,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