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律辦學小學教育方能從容
http://www.wandqa.cn2019年01月04日 09:30教育裝備網
日前,《中國教育報》刊發了《小學教育,請回歸你的淡定》《淡定的小學教育背后是科學教育觀》,探討小學教育面臨的現實性問題,呼吁小學教育回歸淡定。筆者認為讓小學教育回歸淡定,學校須堅守初心,按規律辦學。
在一些地方,小學教育之所以變得不再那么從容與淡定,與家長非理性的教育訴求有一定關系。我就曾聽說有一位家長向責任督學投訴,說他們家孩子在報考民辦學校過程中,沒有“三好學生”獎狀,自己帶去的“端行”“好學”“樂群”“健體”等單項獎狀,初中學校不認可,為此他非常惱火,要求責任督學給學校施加壓力,統一考試,最好多舉行跟學習有關的比賽。家長類似的教育訴求還有不少。面對家長的焦慮,有的學校頂不住壓力,失去了從容、淡定,開始提前教學、強化應試訓練。
那么,學校到底是該給孩子加碼、提升其“學習能力”,還是按照教育規律辦學,辦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我認為,只有不忘初心,堅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才能最終得到家長的理解,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多贏,才能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盡管學生家長有各自的教育訴求,但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的目標不能改變,一定要立足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全、開足、上好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不能為了應試,一張課表掛在教室里,一張課表揣在老師和學生身上。
學校也要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動搖。對此須從轉變教師觀念開始,明確告訴每位老師“你首先是一位老師,然后才是一位學科老師”。我遇到過科任教師遇到學生問題時不處理、讓學生去找班主任解決的情況,這樣顯然有悖于教書育人的責任。同時,學校還必須促成學科教學向學科教育的轉變,這樣才是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科教學應該是學科教育的一個抓手,在做好學科教學的同時,要借助學科教學的平臺去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等得到發展。學校教育如果做到這兩點,便實現了“守正”,未來無論在辦學還是育人上都能制勝“出奇”。
讓小學教育回歸淡定,學校還要加強“以學為本”的課堂建設,讓課堂、學校成為學生滿足興趣、提升能力和全面發展的空間。傳統的課堂,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現代社會背景下的課堂,應該進行“學”和“教”的翻轉,即讓“學生講,教師聽”。學生講的前提,是自主學、主動學、探究學,學生只有學得進去,才能講得出來。教師聽,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引導者、點撥者、引領者的作用。加強課堂教學建設,要逐步打破單科教學的禁錮。中國未來發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創造力的學生,這樣的能力一定來自于基于問題、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實踐。除此之外,學校要加強多元評價體系建設,讓小學教育真正回歸本源,學生展示出靈動的生活狀態、全面發展的學習狀態、自在平和的精神狀態,意味著小學教育朝著理想的方向一步步前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考試評價導致了片面追求分數,導致了家長過于焦慮。為了更好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需要加強多元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施,從重結果評價轉向重過程評價,從重學會的評價轉向重會學的評價,從重“對學生評價”轉向重“為學生評價”。評價是為了發展,只有建立起多元評價體系,才能更好地給予學生自由生長的空間。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又反過來有助于釋放家長的教育焦慮,課外補課現象勢必有所減少,小學教育因此慢慢回歸淡定與從容。
教育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從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四層面提出30條措施,從“合理確定學生離校時間”“嚴禁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等方面,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這些減負大招也有利于讓學校按規律辦學,讓家長從容、淡定起來。
(作者系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