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要探索長效機制
http://www.wandqa.cn2020年05月26日 09:40教育裝備網
今年兩會召開之際,疫情防控工作已經轉向了常態化。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將關注點聚焦到公共衛生安全教育議題上。
有代表提議,應當對公民開展生命教育,倡導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和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從而提升人的生命質量,并增進全社會對醫護人員的理解與尊重。有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強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加強國家層面頂層設計,建立全民普及知識教育體系,制定各級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規劃和實施方案,開設公共衛生安全等通識課或公共基礎課,推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事實上,在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期間,以及開學復課之后,各地教育部門、學校都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了對學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但是,總體看來,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與“短板”,直接影響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不只是“救急”應對疫情防控,而是要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公共與個人衛生習慣。為防控疫情,我國各地都用各種方式,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教育、宣傳,告訴大家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公勺公筷�?陀^而言,其中很多措施是專門應對疫情的,如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戴口罩,而還有一些措施,是需要固定下來,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比如,聚餐時實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后要勤洗手,保持手衛生等。而不是等疫情結束,一切又重回老樣子。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不是知識教育,而是生活教育、科學教育,對學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教育,不能只是進行公共衛生知識、概念的灌輸、說教,而是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結合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培養學生的衛生意識和習慣。比如,最近,對于“不太懂事”的幼兒、小學生,有的學校、幼兒園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一米帽”“一米翅膀”讓孩子戴著進校園,網友在肯定學校的教育創意的同時,也擔心戴著“一米帽”“一米翅膀”,影響正常學習,這就把教育活動和日�;顒踊煜恕_@只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天天要這樣。安全衛生教育要入腦入心,就是要內化為學生的行為習慣。
對學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還需要“軟”“硬”兼施。所謂“軟”,就是開設有關課程,組織教學活動,這需要有專業師資、課程;而所謂“硬”,則是按公共衛生的要求,美化校園環境,優化面向學生的后勤服務,實現環境育人。
為此,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需要形成全社會的合力。這不是學校一家就能完成的任務。這正如代表建議的,要發揮多方主體優勢,補齊公共衛生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教育的短板,匯聚成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大合唱”,引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另外,在推進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時,還需要創新機制。學校可與當地醫院攜手,共同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據報道,有政協委員提出“建立中小學校醫專業化管理體系”的建議,這一建議則指向更具體的操作,探索“人在醫衛、用在學校”的中小學校醫體系,既能提高校醫專業化程度,同時也可深入推進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公共衛生安全教育。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