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老年教育 繪友好
http://www.wandqa.cn2021年05月08日 10:43教育裝備網
——智慧教育 智繪未來之老年教育篇
橙色。夕陽,夕陽無限好,黃昏更有時。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從容,學會欣賞,享受晚霞的魅力與詩意,享受每個年紀的當下,該奮斗,就奮斗;該成熟,就成熟。人的黃昏時分,絢爛十分卻又極其的低調。享受這個時刻吧,享受自己創造的生活。”
智繪友好,讓老人從“只能”到智能!
未來老年教育,智慧教育,智繪友好,首先要解決的是科技發展,各種智能設備,智能應用對老年人的不友好,首要教育的是讓老人從“只能”到智能!
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進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們的衣食住行包括教育和醫療都在朝著智能化的方向快速邁進時,我們是否想到,老年人群體正處于被智能化遺忘的尷尬境地。“被弱勢”的老年人需要得到重視,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為什么被“被弱勢”? 沒人教、學不會、不愿用這三方面原因,需要引起重視。
各種智能應用忽視了“適老化”,讓老年人無所適從。對于智能設備,老人們也是又愛又怕,大部分老人雖然愿意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但對智能手機的各種復雜性能無法駕馭,害怕不小心誤點了什么應用,很容易被多扣話費,也害怕綁定銀行卡,錢怎么花出去的自己都不知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互聯網適老化改造,開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開展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化,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從國家到社會,都在用友好的態度去教育老年化的市場,引導和普及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成為老年教育的重點內容,做好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培訓工作,幫助有基礎、有意愿的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科技,融入智慧社會。針對“不會用”又愿意學的老年群體,組織社區、公益組織、老年大學等舉辦知識講座和指導培訓,提高老年人智能終端操作及數字信息獲取能力。
很多地區已紛紛友好的運用智慧教育智繪友好,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式:
北京老年開放大學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線上直播平臺為媒介,邀請專家學者通過系列公益講座的方式啟動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對老年人開展智能手機使用等相關主題的公益講座。發揮系統辦學優勢,挖掘本校及各區分校的師資,開展線下教學,把智能手機培訓等系列課程送進養老服務機構,探索學養結合模式,推動老年人智慧生活建設,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天津開放大學帶領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班主任悉心指導,手把手教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機,幫助學員逐漸掌握手機基本應用、網上訂餐、查看旅游攻略、訂機票火車票等功能。學員們除了參加面授外,還可以上直播網課,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行學習。此外,老年大學還將“玩轉手機”課堂搬到社區,多次進社區舉辦普及手機知識的活動,讓老年朋友跟隨教師邊學邊練。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老年教育學院聚焦信息化時代老年人的真實生活需求,開發系列智能技術教育課程,建設智能技術網絡教育資源,推動信息化技術在老年群體的運用,提高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
教育機構和社會紛紛友好教育方式,那企業呢?推動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使其具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大電池容量、操作簡單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點;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應用試點示范,按照適老化要求推動智能終端持續優化升級;建設智慧健康養老終端設備的標準及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提升適老產品設計、研發、檢測、認證能力;推動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社區服務、新聞媒體、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等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優化界面交互、內容朗讀、操作提示、語音輔助等功能,鼓勵企業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將無障礙改造納入日常更新維護;
廠商針對老年人常用的產品功能,設計制作專門的簡易使用手冊和視頻教程;將加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能力列為老年教育的重點內容,通過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引導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積極融入智慧社會;推動各類教育機構針對老年人研發全媒體課程體系,通過老年大學(學校)、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教育機構等,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老年人提高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回顧往期,美好光影投射出五顏六色的智慧之光,智繪出綠色的學前教育,黃色的基礎教育,白色的高等教育,紅色的終身教育,藍色的職業教育還有今天的橙色的老年教育。下一期,更加期待!
奧圖碼數碼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教育驅動力協作發展,歡迎合作垂詢。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