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近視率過半 如何有效防控
http://www.wandqa.cn2022年03月21日 09:56教育裝備網
未成年人的近視發生問題在我國已成為較普遍的現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發布的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50%。我國近視發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也是影響我國國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由深圳市教育局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共同舉辦的家庭教育大講壇近期邀請了深圳市眼科醫院副院長張國明和近視防控科主任崔冬梅,與家長一起探討關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策略及辦法。
近視發生的原因及危害
生活中雖然不少孩子存在近視的情況,但也有一些家長并不是很重視,沒有認識到近視的危害性。張國明首先談到了近視發生的原因及可能帶來的危害。
他介紹說,近視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近視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常可見家族聚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近視是環境因素造成的,最常見的是長期近距離用眼,如看電子屏幕。另外是因為課業負擔重,回家寫作業時間長,缺少戶外活動時間和運動等。還有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引起近視的環境因素之一”。
在談到近視發生的影響因素時,崔冬梅提到一組研究數據:父母單方有一個近視,孩子近視發病率比其他孩子高15%;父母雙方都是近視,孩子發病率比其他人高26%;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視,孩子發病率會高40%—60%。她指出:“后天因素包括不夠健康的飲食方式,還有不良的用眼習慣、不正確的看書和寫字姿勢、不良的用眼環境如環境采光不足、長時間看手機玩游戲等。”
張國明尤其強調了近視的危害性。“近視會造成很多癥狀,比如遠視力減退、視疲勞、外斜視、飛蚊癥、眼前固定黑影遮擋、夜盲癥等。癥狀嚴重可能預示著眼睛出現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等致盲性眼病,一定要及時就醫。”
他提醒家長一定要重視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容易并發的眼底病,一是視網膜脫離,二是青光眼,三是白內障。“視網膜脫離是近視眼底病變最嚴重的表現之一,是青壯年致盲性眼病之一。現在初中生、高中生中已經有了視網膜脫離的現象”。這種病變是可以早期發現的,比如有一些諸如眼前黑影飄動、閃光感、固定黑影遮擋、視物變形等癥狀。
張國明認為,近視防控有四個關鍵策略:重視篩查、做好良好的宣教、給予適當的干預、提高視覺質量。
“近視除了影響視覺質量、生活質量,還會受到擇業限制等。”崔冬梅認為近視防控應該預防大于控制,“因為一旦發生近視并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來控制”。結合自己多年的眼科臨床經驗,她還介紹了近視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比如孩子近視發展最快的階段是7—9歲的年齡段。“基本上以每年10%的發病率在往前發展,這是非常可怕的。”
如何有效地預防近視
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兩位專家介紹了幾個預防近視的方法。
一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崔冬梅建議,最好在孩子3歲左右就通過驗光等眼科檢查來看看有無近視的發生,兒童青少年時期則要定期檢查,“近視發生越早,控制效果越差,越容易發生高度近視”。
二是改善用眼環境。“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視覺環境。同時要保持均衡的營養、良好的睡眠,并增加戶外活動和鍛煉的時間。”
比如孩子的讀寫環境要有適合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現在不少學校有可升降的桌椅,可以隨著孩子身高的變化來調整課桌的高度,這點非常好。另外,孩子連續用眼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
崔冬梅特別強調了增加戶外活動的重要性。“有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時間和屈光度呈顯著相關,戶外活動每增加一小時,屈光度就會偏向遠視17度,眼軸縮短0.06毫米。戶外時間少、近距離工作時間長的孩子近視發生率是戶外時間多、近距離工作時間短孩子的2.3倍。”
她建議,每天最好保證孩子至少有兩個小時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可以間歇進行,也可以有多種方式,如增加白天的課外活動、課間休息走出教室活動、上學和放學步行等。“另外周末可多帶孩子去戶外玩,如爬山、騎單車等,最好有更多的戶外有效暴露,如戶外閱讀、戶外上課等。”
保證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也是預防孩子近視的有效手段。“要注意不要挑食,多吃水果、蔬菜和魚類,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關于睡眠時間,她建議小學生最好每天保證10個小時,初中生每天保證9個小時,高中生每天保證8個小時。
三是改變用眼習慣。如保持正確讀寫姿勢、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等。
比如寫字姿勢應堅持“三個一”(眼睛和課桌之間保持一尺、課桌和腹部之間保持一拳、筆尖和握筆的手指之間保持一寸的距離)。崔冬梅說,她在門診時經常發現有孩子因為沒有做好“一寸”而導致視力問題。“不少孩子拿筆寫字時,手指尖和筆尖只有不到一公分的距離,這樣就只能歪著頭,離桌子越來越近才看得清自己寫的字,這種不正確的姿勢,非常容易導致一只眼睛近視。”
她介紹說,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不僅易導致雙眼視功能異常,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讀寫困難,還會造成脊柱側彎、雙肩不等高等,家長千萬別忽視。
當今青少年的近視預防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方面,就是電子產品的使用。崔冬梅提出幾點建議:除了控制使用時間外,一是盡量選擇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或者投影到電視上或墻上,最好能保持一米以上的觀看距離;二是選擇屏幕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產品;三是眼睛距離電腦屏幕應不少于50cm;四是線上學習應在光照充足的房間進行。她還介紹了一個簡單易行的“20—20—20”口訣:即看電子屏幕20分鐘后,要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20秒鐘以上。
孩子近視了該怎么辦?
崔冬梅用四個詞來概括科學對待近視的態度:預防發生、正確診斷、合理矯正、延緩進展。她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近視先兆,就要及時帶孩子就診,醫生會給予合理建議和矯正來延緩近視的進展。“當老師發現學生看黑板瞇眼、皺眉、擠眼、揉眼時,要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明確干預措施。”對于近視高危人群或已近視者,她建議每6個月做一次復查,定期監測視力變化。
崔冬梅介紹了近視的一些臨床干預措施,如角膜塑形鏡(OK鏡)、多焦點軟性角膜接觸鏡、多焦點、漸進鏡等特殊類型框架鏡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近視的發展。“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在眼科醫生的評估指導下使用。有些方式是有適應癥和禁忌癥的,并不一定適合孩子,需要個性化的指導。”
崔冬梅還糾正了家長關于近視認識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是認為戴眼鏡沒好處,會導致度數加深。“實際上戴合適度數的眼鏡不會導致近視的發展,還能有效防止近視度數的加深。”
誤區二是認為戴眼鏡會導致眼球變形。“高度近視的人群眼軸會比一般人長很多,有可能表現為眼球突出,但和戴不戴眼鏡沒有關系。”
誤區三是認為眼鏡度數最好配低一點兒。臨床研究顯示,配鏡度數過高或過低會導致眼睛疲勞,從而使近視度數加深得更快。
誤區四是認為眼鏡不需要一直戴著。“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眼鏡需要一直佩戴,這樣能獲得更好的視覺質量。只有當近視度數特別小,看近處清晰度不受影響時,可以考慮只在看遠處的時候戴眼鏡。”
誤區五是認為眼保健產品能治療近視。“實際上眼保健產品根本不能消除已形成的真性近視。還有家長認為按摩、視覺訓練可以治療近視,這也是一種認識誤區。”
還有一些比較流行的觀點,比如“孩子近視沒關系,長大后做手術就行”,崔冬梅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隨著身體的發育,孩子的眼球在快速變化,得了近視不夠重視的話,有可能發展成高度近視,從而增加致盲性眼病發病的風險。另外,太高度數會超過近視手術的適應范圍,即使成人以后也無法通過手術治療。”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