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課后服務 強化服務育人
http://www.wandqa.cn2024年01月09日 10:08教育裝備網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開展的課后服務既有成效,也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準確界定課后服務,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和質量,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課后服務必須嚴格遵循學生自愿參加原則,并在時間、內容和提供服務的機構與人員上作出明確規定。
《通知》嚴禁增加學生課業負擔,要求因地因校制宜,開設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閱讀、科學、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等,適當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答疑和學習拓展指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刷題備考、講授新課或集體補課。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課后服務的設置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目標,也要對課后服務進行界定、規劃、選擇和規范。家長、學校要在這一目標的基礎上對是否選擇或開設某一課后服務活動達成共識。如果一些課后服務的安排、內容和方式不利于育人,就應及時調整完善。
在時間安排上,中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在校期間需要適當的休息、體育鍛煉、游戲和戶外活動,所以不能將學生在校的非課堂時間全部納入課后服務。個體的自主成長、團體的自治發展是教育走向普遍優質的必由之路。很多人依然過于相信學生是教好的,不是學好的,習慣于將學生的學習時間排得滿滿的。如果將學生的時間完全填滿,必然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傷害。
由于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需要上課的時間總量已多于世界多數國家,如果再以上課的形式開展課后服務,就必然進一步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因此課后服務要盡可能以傳統課堂以外的方式開展。同樣,由于統一性要求過多,課后服務必須嚴格遵循學生自愿參加的原則,學校和教師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學校開展課后服務要充分征求家長意見、征詢學生需求,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學生和家長自愿報名、自主選課。
切實反對強制,堅持自愿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同樣,也可能出現在自愿名義下的被動選擇。“被自愿”的背后,是管理和評價體系的問題。消除“被自愿”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學校、教師通過改進管理、評價與教學,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玩耍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和成長的真正主人。
家長、教師需要權衡,考試分數與孩子的成長發展、身心健康,哪一個更重要。只有正確看待孩子的長遠發展,才能更好地解決好課后服務的界定問題。
顯然,我們不能期望一紙文件就能解決學校教育中的所有問題,因為很多問題是深層次的管理方式和評價機制問題。因此,在執行《通知》時,也要積極考慮如何改進當下的管理和評價。
從建設教育強國的視角看,課后服務需要豐富科學活動,需要更多學生自主組建社團活動,需要積極引進社會專業人員參與課后服務,需要加快數字化賦能,提高課后服務效能。
課后服務需要尊重兒童天性,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特定時段的成長需求,突出科學性、序列性、個性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體驗性,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能。要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學會自主管理,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從而提升課后服務在學生健全人格過程中的效用。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