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http://www.wandqa.cn2024年05月31日 11:00教育裝備網
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這一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教育的歷史性重要作用,以“四個是”深化了教育的戰略性基礎作用和先導作用,從六個方面擘畫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是對教育認識的又一次新突破,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是重要歷史時期的戰略擘畫。當前,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中國遭遇的一個又一個“卡脖子”問題警醒我們,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殘酷,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教育事關國家安全,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大業。未來十年作為關鍵期,必須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增強戰略定力和底氣,贏得戰略主動和優勢。
教育強國也是因應科技日新月異和產業全面迭代的時代要求。今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基礎和先導靠教育。建成教育強國、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滿足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才需求的關鍵一招、破題之舉。
再者,教育強國建設還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023年我國出生人口相較十年前減半,人口總和生育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倒數第二。面對人口發展新常態,需要把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
此外,教育強國事關人民福祉。教育關系千家萬戶,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的民生。建設教育強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核心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破解人民急難愁盼問題,促進教育公平。
一年來,教育強國正在從藍圖變成實施方案。即將出臺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將成為教育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測算,2023年中國教育強國指數排名較2022年上升兩位,位列第21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教育強國發展的認識論框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統計,已公開發表的重要論述內容超過42萬字。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的“九個堅持”,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豐富發展和系統概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既有“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定位,也有面向少年兒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的諄諄囑托,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方法,覆蓋了教育各個方面。
一年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教育部黨組領導下,深刻把握這一重要講話的精神內涵,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學理闡釋和學術建構,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匯編、摘編、落實情況和研究概要等“四書”。“四書”共計100多萬字,蘊含三大體系,即以“九個堅持”及其發展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以重要論述為主要內容的中國教育學理論體系,以教育強國建設為目標的實踐體系。其中,中國教育學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理論表達,是教育強國建設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教育服務國家在世界舞臺發揮更大作用的“大國之學”,是教育服務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強國之學”。2024年1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召開全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天津會議),帶領全國教育科研戰線,加快推進中國教育學建設,以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引領教育強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世界范圍內,教育強國建設有四個共同的指標維度,分別是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教育服務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這就需要我們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實施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統籌推進,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強國建設之路。
現在距離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還有11年,時間緊、任務重。一是迫切需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著力改革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人才培養體制。加快形成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學習、社會發展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框架。以國家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精神為基礎,形成協同育人模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
二是迫切需要積極發揮教育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作用。增強教育彈性,應對學齡人口排浪式沖擊。著力以質補量,加大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供給。加強學校生殖健康教育,助力營造新型健康婚育理念,夯實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基礎。
三是迫切需要教育數字化作為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數字化對教育強國建設十分關鍵,具有基礎性關鍵支撐作用。一年來,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已經為教育強國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廣泛提升了全體師生的數字素養和能力;在有效推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方面,抬高了底部,激活了頭部;形成了快速有效的網絡化學習連接,建立了豐富全面的數字學習資源,統籌了校家社各方力量。目前,我們需要推進數字教育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3I),從松散、碎片化連接到系統有序集成,從資源賦能到數據賦能,從面向區域、國內到面向全域、國際,塑造數字化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系統性躍升。
四是迫切需要大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拓展教師隊伍培養新思路,實施“國優計劃”,探索綜合性大學培養優秀理科教師,落實科學教育教師的“加法”。積極應對學齡人口排浪式沖擊,推進教師資源配置優化和管理制度改革。強化教研驅動賦能,引領教師發展。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積極打造智能教師。
五是迫切需要擴大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立足提升全體師生的國際視野、文化認知與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統籌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重點提高留學人才回流比例,促進留學未歸人才加速回流,夯實教育強國建設基礎支撐;找準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積極推動教育“出海”,加快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教育強國建設藍圖已經繪就。我們期待中國教育真正實現由大到強的質變,立德樹人生態全面形成,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日益提升,有力應對國際競爭,有效支撐國家戰略發展需求,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