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層防治學生欺凌提供操作指南
http://www.wandqa.cn2024年06月04日 09:14教育裝備網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各地開展的校園暴力與學生欺凌防范治理專項行動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基層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提供了具有實踐指引性的操作指南。
明確了對欺凌行為的認定程序和應對措施。實踐中,有些家長和學校對學生欺凌的界定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容易導致兩種極端情況:一是把所有學生之間的沖突都認定為學生欺凌,即泛化欺凌;二是認為學生之間都是玩耍打鬧,不存在欺凌問題,即窄化欺凌。無論哪一種,都反映了對學生欺凌的認識不深刻。此次通知明確要求各校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由委員會對欺凌行為進行認定。根據《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的要求,欺凌治理委員會應由校內相關人員、法治副校長、法律顧問、有關專家、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等組成。不同主體的多元化組成將促成欺凌行為認定的科學化,避免不同立場的主體過分夸大事實或放縱欺凌行為現象的出現。
同時,通知強調學校要制定和細化校紀校規,對不同欺凌行為給予相應的懲戒舉措。校規校紀是學校對欺凌者作出懲戒措施的重要依據。但現實中,一些學校由于沒有制定和細化校內的規章制度,導致發生欺凌事件后,處理缺乏明確依據,最終因沒有采取懲戒或懲戒不當而引發家長質疑。所以,學校應嚴格落實教育部的要求,針對學生違規違紀行為的不同表現,明確和細化學校的懲戒措施。一旦發生欺凌事件,學校應針對學生欺凌行為的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程度的懲戒,依法依規化解糾紛矛盾。
明晰了防治欺凌的責任制和重點制度。通知明確學校要公布欺凌防治電話、郵箱和法治副校長、分管安全工作校領導電話,并明確對來電反映情況落實首問負責制度。相比之前文件只是要求學校確立學生欺凌求助聯系人電話的規定,此次通知明顯擴大了學生和家長反映欺凌線索的渠道,并強調了首問負責制,將學校法治副校長、分管領導的崗位職責與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通知還強調要在樓道、天臺、儲物間等隱蔽場所,做到視頻監控全覆蓋。儲物間等隱蔽場所是校園暴力和學生欺凌的高發地點,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活動場所。要求視頻監控全覆蓋,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欺凌行為,降低傷害后果;另一方面可以在認定欺凌行為和界定雙方責任時,通過視頻所反映的真實情況盡快確定事實。當然,除了監控,還需要學校完善值班、巡查制度,安排教職工或者保安人員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進行巡查。
強化了針對各利益相關群體的防欺凌教育與培訓。教育和培訓是預防校園暴力與學生欺凌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只有事前掌握了預防欺凌的方法,才能有效減少和應對欺凌事件的發生。此次通知從不同主體的角度強調了反欺凌教育的重要性。一是針對學生群體,要求每班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學生欺凌防治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掌握預防欺凌的知識和做法。班級環境對學生的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可以正面引導學生對欺凌的認識,教會學生面對欺凌的正確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平等、互助的班級文化對防治學生欺凌具有明顯效果。二是強調面向所有教職員工和家長定期開展學生欺凌防治專題培訓,提升識別、應對能力以及干預處置水平。反欺凌教育需要滲透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個層面,教師和家長都應當掌握教育學生反欺凌的方法,及時發現和制止學生的欺凌行為,實現有效的家校協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研究制定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手冊,加強對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引導。三是加強對困境兒童和特殊學生的關愛。在校園暴力和學生欺凌事件中,受害學生往往面臨多重傷害和困境,需要對其生活上關心照料、心理上及時疏導,對家長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此外,還要發揮社會各領域的作用,在法律咨詢、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技防建設等方面給予學校必要的指導與支持,進而逐步構建以學校教育為主要途徑、家庭教育全面滲透、社會支持逐步到位的校家社防范和治理學生欺凌協同體系。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法治與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