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教學:展現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08日 10:13教育裝備網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在今年教師節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全體教師應追求的目標,在今天,實施差異教學,是落實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策略。
1
“因材施教”理論的源頭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承認和重視學生個性差異的教育家。孔子認為,環境和教育在人的個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正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孔子說:“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論語·中庸》)。他將學生分為“狂者”(偏激)、“狷者”(拘謹)、“中行”(介于二者之間),強調要在教育中關注個體間差異。孔子能針對學生的不同程度進行指導,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孔子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施教,“補偏救弊”。孔子也能順應學生優勢特點發展其才能,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意思是說,子路雖粗暴,但處事果斷,子貢和冉求一個比較通情達理,一個多才多藝。孔子在對弟子共同的目的要求下,有差異地進行培養,使他們各展所長,如德行方面有顏淵、閔子騫等,政事方面有冉有、季路等,言語方面有宰我、子貢等,文學方面有子游、子夏等,正所謂“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賢人”。
孔子能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張,是因為孔子重視現實、重視總結教育經驗,善于了解學生。因材施教理念自孔子提出來后,得到廣泛認同和發揚光大,直至今天。
2
差異教學是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策略
長期以來,因材施教理念很受重視,但部分學校在實踐層面卻缺少相關策略。差異教學就是一種因材施教的重要策略。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要,促進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教學”。這里的“教學”是廣義的概念,指教育教學。在教育教學中如何照顧到學生的差異?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全面變革。
首先,要建立差異教學策略體系。差異教學策略是根據差異教學的概念原理,圍繞教育教學要素來建構的。教師要在關注學生共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學生認知準備的差異、情感動機的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交往的差異等方面綜合思考研究,并在不同的教學時空對這些差異關注有不同的側重。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及資源,還要給予必要的差異性指導。
其次,要建立差異教學課堂模式。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該模式中,教師是教育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師生雙向互動,學生個體間、個體與集體間多向互動。按照學生認知規律,教學一般按“優化起點、調節差異,自主獨學、呈現差異,合作研討、共享差異,應用創新、差異發展”四環節動態循環進行,每個環節又對應多個需要實施的差異教學策略。
再次,要建立基于個性面向全體的三級干預育人模型。差異教學是面向全體的教育,追求教育在每個學生身上產生實效。雖然多數學生經過學校的正面引導或環境文化的熏陶就能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但有的學生還需通過規章制度規范約束其行為。差異教學要通過點面結合、剛柔相濟,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務,形成三級干預的育人模型:一是面向全體,正面引導;二是建章立制,規則教育;三是立足差異,針對指導。
只有建立起差異教學策略體系、差異教學課堂模式和三級干預育人模型等,因材施教才有抓手,差異教學才能得以實施。
3
如何進一步發展因材施教思想
一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為指導,辯證處理好個性與社會的關系。差異教學最終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基礎。辯證地看,人的自由個性一方面是指社會發展以充分發展人的天賦、潛能為目標,另一方面要將個人自由全面發展與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立足當前,因材施教必須把握好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以馬克思所倡導的“自由個性”為目標來規劃教育。個人在發展水平、個性品質和特征上,具有獨特性和內在的差異性。我們要在遵循自然和社會規律的條件下,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并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自己與他人的融合與協調。差異教學不是消極適應學生的“材”去施教,教育是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差異教學要從學生差異出發,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揚長補短,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向優勢方向轉化,最終實現學生全面、自由、獨特的發展。
二是要以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為根基,豐富因材施教思想。中華文化豐富多元、博大精深,無論是儒家強調教育的社會價值,重視規范教育,還是道家具有東方特色的生命哲學,主張教育遵循受教育者生命成長的規律,以及墨家重視科學技術教育,強調躬行實踐等,都帶給當今教育改革深刻的啟示。
孔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張選用學習禮樂的人做官,體現教育為社會服務的功能,而今天的差異教學既強調教育為社會服務,也強調尊重學生個性,促進生命的發展,其中借鑒了道家的“無為”“天放”思想,將全面發展與張揚個性二者辯證統一起來。教育既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也要培養每個學生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將個人的發展融于國家發展、世界發展之中。
墨家主張教人百工之技,“使各從事其所能”。差異教學倡導者也借鑒了墨家的思想,認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需要多樣化的人才,我們既要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也要為國家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墨家重視邏輯推理,重視科學技術教育,倡導托古革新,強調“以德馭藝”,以“兼利天下”為科學技術的評價標準。這些對我們今天發展科學教育及差異教學也有指導意義。差異教學應強調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結合,促進每個學生自主全面地發展。
三是要以生動的差異教育教學實踐發展因材施教。我們在繼承先師深邃思想的同時,應立足當前的教育現狀進行改革創新。
孔子認為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我們倡導的差異教學則要培養人人成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要具有適應社會需要的共同的核心素養,這是學生發展的社會基礎。同時也需要學生有鮮活的個性特點,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能適應社會、改造社會。
孔子主張的因材施教內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即強調從文化知識、社會實踐、對人忠心和講究信用四方面教育學生。差異教學則強調從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開展教育教學,當前尤其要重視科學教育。現今學生無論在科學知識能力,還是科學精神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實施差異教學,課程內容要及時體現科學技術成就與文化發展,并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差異教學更重視在集體學習活動中的因材施教,強調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在集體活動中因材施教,發展積極健康的個性,開發學生潛能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成為有自主精神和有創造能力的社會需要的人才。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要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平等和諧的環境里才能更好地發展每個人的稟賦特長。每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包括個性的發展,又能使集體質量更高。
從學生發展來說,學生個性差異客觀存在,但我們也需要承認,學生特別是同年級、同班級的學生,他們在身心特點及發展的規律上具有共同性。沒有共同性,就沒有人的個性相對穩定;沒有獨特性,共同性就失去具體表現形式。學生獨特性的發展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但要處理好某方面的發展與全面和諧發展的關系,學生是個有機整體,各方面發展是相互影響與制約的。差異教學要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這個發展既包括共同性的發展,也包括獨特個性的發展。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