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甘肅簡牘中汲取思政元素
http://www.wandqa.cn2024年11月21日 13:42教育裝備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力量根基。作為紙張發明前最重要的文字載體,簡牘不僅開啟了寫本時代,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甘肅作為簡牘出土大省,8萬枚竹簡木牘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充分利用甘肅豐富的簡牘資源,為青少年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使其在感悟簡牘文化的過程中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提煉甘肅簡牘蘊含的育人元素。甘肅簡牘包羅萬象,大到涉及國家治理、國家安全的詔書律令、行政文書等,小到反映戍邊生活的賬冊簿書、家書信箋,可以作為構建特色思政資源庫的素材。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在甘肅簡牘中有鮮活的體現。如,漢墓出土的武威王杖簡記載,對“孤、獨、盲、珠孺(侏儒)”等特殊群體,“吏毋得擅征召,獄訟毋得毆”,再現了古人的優撫和仁愛意識;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秦木牘地圖,標記了山川、河流、城邑以及林木采伐、藥材采集等信息,再現了先秦時期秦人重視環保、養育林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甲渠候官衙遺址出土的一份法律文書“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責寇恩冊”,展示了漢代先民對誠信和正義的不懈追求;懸泉置漢簡記錄了“出馬五十六匹,送大月氏客”、“出粟一斗六升,以食鄯善王”,體現了睦鄰友好、崇尚和平的大漢氣度。“百科全書”式的甘肅簡牘不僅與歷史學、文字學、文獻學、社會學、法學、檔案學等學科專業緊密相關,還與經濟學、醫學甚至理工科的一些課程有“契合點”。如,懸泉置漢簡里有不少會計類簡牘以及審計簡,內含明顯的復式記賬法;武威出土的醫藥簡,記錄了諸多疑難雜癥方劑,內容涉及臨床醫學、藥物學、針灸學等中醫基本學科;敦煌簡牘記載了九九乘法表以及歷書、干支表等。此外,簡牘里的器物簿記錄了各種兵器以及生活生產用品,涉及機械、建筑、冶煉、農業、手工業、水利等,展現了秦漢時期的科技發展和文明程度,可用于分門別類構建特色課程思政資源庫。甘肅簡牘還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對提升青少年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有重要作用。甘肅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簡牘的保存,因此不少出土的簡牘墨色如新,可以直觀真切地感受到古人書寫時的心情、狀態,書體包括隸書、草隸、行楷等,書風多質樸、率意,也不乏莊重典雅的風格。如,居延漢簡中的“相利善劍”是較為工整的隸書結體,“永元器物簿”則是草書的代表作,被譽為“天下第一簡”的武威“儀禮簡”,展現了完全成熟的漢隸,可與曹全碑、禮器碑等東漢名碑相媲美。
探索甘肅簡牘融入校園文化。被稱為“冷門絕學”的簡牘學,如何被青少年群體接受和傳承,這是一大課題。隨著央視《簡牘探中華》的熱播,甘肅簡牘正以全新的形式進入大眾視野,走進校園,走近青少年,讓我們看到了其創造性轉化為大眾文化的無限可能。甘肅簡牘記載了很多史書等傳世文獻所沒有的普通人和普通事,這些生動的歷史細節和生活場景可以改編成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甘肅故事、拍攝成實景戲劇,更利于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其中,既有漢代邊塞烽火警報密碼本“塞上烽火品約”,也有請托朋友買鞋、買毛筆、刻方印的信箋“元致子方書”;既有康居王使者進貢駱駝的冊簿“康居王使者冊”,也有向朋友借褲子的書信“元敞致子惠書”……從國事到家事,古代的人間煙火必將激發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對家鄉的情感認同。可以電子屏、宣傳欄、海報、建筑裝修、室外景觀以及文創產品等為媒介和載體,將簡牘元素點綴在學生的衣食住行學游購娛等方面,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網、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將簡牘文化有機融入學生學習生活,還可通過組織讀簡班、制簡坊、書法課、講座以及誦讀活動、簡牘文創大賽、藝術展演等校園文化活動,讓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
圍繞甘肅簡牘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必須突出實踐導向,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可以將國家一級專題類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和甘肅博物館、敦煌博物館、武威博物館等有館藏簡牘的博物館作為實踐教學基地,通過看實物、聽講解,帶領青少年感悟簡牘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將天水放馬灘、武威磨嘴子、敦煌馬圈灣等簡牘出土地以及長城烽燧、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作為研學出游地,找尋簡牘足跡、探源中華文明。同時,還可培養青少年志愿者和小小講解員,讓他們以實際行動保護傳承甘肅簡牘這一重要文化遺產。高校可以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加強同簡牘研究院、敦煌學研究所、絲綢之路和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院所的聯系,將甘肅簡牘中的育人元素科學融入不同學段思政課,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協同聯動,匯聚思政課建設的強大合力,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中華文明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建設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思政課程不僅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保護傳承甘肅簡牘這一“金字招牌”的有效途徑,更是在新時代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奮進力量的基石。
(尹雯單位系蘭州工業學院,尹曉軍單位系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出土文獻與上古文學關系研究”[20&ZD264]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